国家税务总局公布7起骗税和虚开增值税发票典型案件
近期各地税务机关会同公安等部门在打击骗税和虚开专项行动中成功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11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开曝光了涉案金额35.5亿元的北京“11·0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等7起典型案例,其中两起案件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处理,4起进入司法程序,1起主犯已被判刑并处罚金。
2017-11-23 10:13:18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7起骗税和虚开增值税发票典型案件
近期各地税务机关会同公安等部门在打击骗税和虚开专项行动中成功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11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开曝光了涉案金额35.5亿元的北京“11·0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等7起典型案例,其中两起案件公安机关正在依法处理,4起进入司法程序,1起主犯已被判刑并处罚金。
2017-11-23 10:13:18
建诚信档案箭在弦上
随着市场经济下功利心态的抬头,加之外部约束机制的滞后,失信现象变得日益严重,并有向象牙塔渗透的趋势。有机构对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不少受访者确认自己或周围同学在大学期间有过作弊行为或失信现象。
2017-11-22 09:52:34
十九大后深改组首次@你 六项民生福利待查收
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不,11月20日召开的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定下了六件民生大事,包括扶贫、医疗、生态等多个方面,件件与民生福祉相关、与你的生活相关。
2017-11-22 09:45:34
法网恢恢,诚信经营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是谁违反了法律都难逃法律的制裁。俗话说无“奸”不商,如果是良性竞争,利用自身灵活的经济头脑,抓住机遇,不断发展,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一旦违反了法律,造成恶性事件,引发不良影响,法律绝对会追究责任。
2017-11-22 09:30:30
智能信息化为税收监管提供硬支撑
“联合惩戒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公众诚信纳税价值导向,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不断规范全国税收违法‘黑名单’联合惩戒工作,建立健全联合惩戒工作机制,着力营造依法诚信的纳税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王学东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把“信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是“黑名单”公布和联合惩戒的管理基础。智能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标志着联合惩戒信息化工作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2017-11-21 09:52:40
发改委:今年底共享经济交易规模或将达4.5万亿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应了诸多热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会上介绍了近期关于价格运行和监管、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进展、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情况。
2017-11-21 09:47:16
中国将在两年内建立农资行业信用体系
日前在湖北武汉召开的“2017年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上,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发布《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两年内逐步建立农资行业信用体系。
2017-11-20 09:28:01
最高法: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产生很大震慑力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孟祥今日谈及最高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时透露称,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共限制870万人次购买机票,340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17万余人。这些措施产生了很大的震慑力,有超过百万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
2017-11-20 09:20:15
预付式消费成投诉热点 是否能让失信商家“见光死”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 办理了消费卡,美容院、健身房、游泳馆、培训学校等却突然关门,甚至以寥寥几字的一纸公告来打发消费者……近年来,这类预付式消费陷阱频现,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面对“卡还在,店没了”的状况,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维权艰难。近日,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将预付式消费领域失信企业信息公开推送至征信机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举能否遏制由来已久的预付式消费陷阱?预付式消费又该如何堵住监管漏洞?
2017-11-20 09:16:42
中国民航局出新规:这15种行为将上黑名单
11月14日,记者从中国民航局官网获悉,中国民航局近日已正式印发《民航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未来将设立全国统一的民航行业信用信息记录,而失信组织和个人的记录将被同步至相关信用系统。
2017-11-20 09:08:53